新闻中心

这座高铁站明年底建成通车!直达两大机场,最新进展——

800余名工人紧抓施工 ,座高展4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 ,铁站3000方混凝土浇筑……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,明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段站房核心区地下候车层结构于6月7日凌晨完工 ,底建达两大机正式转入地下三层站台层结构施工  。成通车直场最



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

位于城市副中心核心区,地下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 ,座高展站台规模8台14线,铁站是明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。

打造“轨道上的底建达两大机京津冀”、完善北京市客运枢纽格局、成通车直场最形成“站城融合”的新进城市综合体三个方面 ,发挥重要作用。座高展



作为京唐  、京滨城际铁路的明年重要站点,该枢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。

同时,也是首都北京新门户,城市副中心未来的交通中心、活力核心 。

项目建成后 ,市民在地下即可搭乘高速铁路 ,走上地面又能进入办公、商业 、公寓、酒店等多种服务空间 。

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,属于超大、超深 、超宽地下工程。

基坑平均深度达34米,最深处达43米 。站房采用了同类站房罕见的逆作法施工 ,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先进行顶板施工 ,再向下层逐渐开挖。

随着工程持续向地下深入,存在大体量的材料运输困难 、现场施工场地狭小 、钢牛腿与柱节点精度要求高等多项施工难点。针对这些难点,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团队,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钢-土马道协同集约化的物料运输体系。



01标段中铁建设集团项目部项目经理孟啸介绍

这种运输体系,可在满足施工通行量需要的同时 ,最大限度减少马道区域预留土方量,并通过预埋钢板设计,进一步增强运输体系整体稳定性 。

该体系就相当于工程施工的生命线 ,控制着项目的施工工期,还可以大幅提高运输能力和安全性,更可节约60%的成本 ,为这座“超级工程”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。

在候车层钢牛腿安装过程中 ,牛腿与柱节点精度要求极高 ,偏差需要控制在毫米之间。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三维扫描技术 ,配合初步安装误差分析,最终将柱顶倾斜度控制在0.3毫米至0.7毫米之间 ,满足了垂直度要求 。



按照相关规划

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还将建设“京帆”车站屋盖,以运河之“帆”为题 ,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,向四海宾朋展示副中心的城市魅力。

未来,当市民来到这座人文枢纽,在感受千年之城“千帆竞连”历史文化意味的同时,还将在阳光的引导下步入32米的地下深处,进入“花园”式的阳光站台 。

在北运河东岸,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还规划建设了一处运河码头。



据了解,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段进入地下三层主体结构站台层施工后,工程将向最深处37米的目标挖掘,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主体工程部分,今年有望完成85%以上。

按照计划,该工程将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,届时可实现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 、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、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 。

来源:北京通州发布

上一篇:外媒曝:借口中国海军发展,美正升级冷战期间的绝密水下监视系统 下一篇:美国阿尔法汽车音响改装发烧12寸10寸超重双音圈无源低音炮喇叭

Copyright © 2023 a71视频-搜狗指南 版权所有   网站地图